摘自中工网
●促进就业:
完善就业援助“一网三平台”建设 完成促进就业“1331”工作目标
市总工会明确,今年将不断扩大上海工会“就业服务网”的覆盖面,加强“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扶持创业”三个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开展“百企千岗进社区”、“困难职工家庭大学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和“技能培训促就业”等品牌活动,全年至少举办100场针对不同求职群体的职介专场,对3万名就业困难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初级以上证书,帮助3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为1万名有创业意愿的职工提供创业援助服务。同时,有效提高岗位匹配性和职介成功率,力争使工会就业援助服务成功率达到25%以上。
●收入分配:
推进收入分配机制建设 推动提高一线职工收入水平
市总工会表示,将在全市工会系统内普遍建立完善职工收入分配状况定期报告制度,全面掌握各类职工的收入状况,着力研究农民工、劳务派遣工、转改制企业和垄断企业等职工收入状况,建立常态职工工资收入状况调查机制;充分依托本市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平台,推动本市最低工资、工资增长指导线和劳动力价位等标准的合理调整;市总工会将继续关注、推动公交、出租车、环卫等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收入增长;研究分析通胀压力下,主副食品、生活必需品和公共服务产品等民生价格波动情况及对低收入职工家庭的影响,及时反映困难职工群体诉求。
●社会保障:
做好民生政策分析评估 推动民生政策“应保尽保”
市总工会将积极参与本市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整合归并,力争实现以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非公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为重点的各类职工“应保尽保”;积极参与、推动“综保”制度调整,跟踪了解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工作的进展情况,积极研究改革工作对本市低收入职工群体的影响,参与政府部门调整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的待遇以及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的丧葬抚恤待遇和遗属生活补助等标准。市总工会还将组织力量对相关民生政策出台、实施后的实际效应及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推动改进和完善。
●帮扶援助:
建立“三位一体”援助模式 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常效化
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建立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
的工会帮扶援助模式,建设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四级网络,完善中心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生活帮扶、助学帮扶、医疗帮扶、法律援助的“6+X”工作职能;推行企业工会与地区工会及各级职工援助服务中心联助机制,推动工会帮扶工作定位由生活急难帮扶向综合型、服务型帮扶转变,工作载体由体制内运作向社会化转变,手段途径由临时化、节日化安排向工作经常化状态转变。